我國汽車網絡與智能交通行業初步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時間:2019-06-07 15:28 |
瀏覽次數:0
聯網是運用裝車在車子上的rfid標簽,根據無線網絡頻射等識別技術,建立在信息內容網上平臺上對車子的靜態數據和動態性信息內容開展獲取運用,并依據不一樣的作用要求對全部車子的運作情況出示綜合性服務項目的系統軟件。通過無線通信和信息交換的大規模系統網絡,實現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智能車輛控制的集成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重要應用。
目前,我國汽車聯網和智能交通行業處于初級階段,車對車通信和車對路協調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車載網絡只是一個車載導航娛樂系統,車上有通訊設備。車輛可以通過公共網絡與車輛背景通信,以獲得導航等主要服務。未來有望通過無線短程通信技術實現車輛與道路之間的信息交互,從而獲取周圍車輛的速度和位置信息等微環境信息,預測事故概率,提高行車安全和交通效率。預先部署了互聯網操作系統、駕駛輔助系統、傳感器、芯片等領域的企業預計將首先受益。
中國已經有了相對較高的汽車擁有水平和成熟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基礎。同時,用戶消費水平的提升帶來了對汽車性能和車載設施需求的增加。深度學習技術的積累和應用將進一步加快自驅動技術的研發進程。因此,智能汽車必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個超級終端。
車聯網產業鏈條長,產業角色豐富。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產業鏈的上中游包括零部件供應商、通信設備供應商、汽車電子系統供應商等。而下游主要是汽車制造商,包括傳統和互聯網汽車企業。此外,汽車網絡產業鏈還包括大量服務行業角色,如地圖和其他軟件和數據提供商、通信服務提供商、車載軟件提供商等。
據展望產業鏈研究所《我國車聯網制造行業銷售市場展望與項目投資戰略發展規劃數據分析報告》資料顯示,車聯網市場容量極大。專家及媒體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約為2.5-3億輛,按照15%的滲透率,具備聯網能力的車輛將達到4000萬輛左右。按每輛車1000元的硬件產品價格計算,僅硬件市場就有400億元。隨著產品功能的豐富,一輛車的硬件產值將翻一番并增加。除了互聯網服務,汽車網絡市場的空間在5-10年內可以達到1000億甚至1萬億。
從2005年到2013年,中國汽車網絡用戶數量從5萬增加到600萬,年復合增長率為81.92%。然而,隨著中國汽車擁有量和產量的持續增長,到2014年,這一數字將擴大到近900萬輛,預計到2015年將超過1300萬輛,到2020年將超過5000萬輛。2014年至2020年,汽車網絡用戶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到33.48%,行業滲透率超過20%。
智能駕駛艙定義了人機交互入口。自動數據采集系統和信息娛樂系統成為汽車網絡產業的主要增長點。隨著汽車網絡技術的應用,汽車駕駛室發展為液晶儀表、hud、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汽車網絡模塊融合的智能駕駛室,成為人與車交流的核心載體。ADAS與信息娛樂系統是汽車電子集中創新領域,也是車聯網市場需求的風口。數據顯示,2015-2020年期間,ADAS和信息娛樂系統的復合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19.3%和7.9%。然而,中國在車載信息采集、車載計算和人機交互領域仍然短板,核心競爭力不足,在ADAS和信息娛樂行業的市場份額較低。根據數據,中國90%的汽車傳感器被歐美制造商壟斷。在計算處理方面,只有比亞迪是全球汽車芯片60強中的中國大陸公司,國內芯片制造商很難進入ADAS等領域的前置市場。就人機交互而言,中國在儀表板顯示屏全球發貨量中的市場份額從2014年的10%上升至2016年的20%左右,但在新的交互領域,如應收賬款領域,還需要進一步積累。
當今,在我國已是全球頭號小車生產制造強國,中國汽車銷售量雖穩居全世界前例,但小車信息化管理資金投入缺稍顯不夠,車聯網現階段只能汽車工業公司和幾間信息化管理服務型在勢單力薄地推動。
綜合來看,我國城鎮化程度較高,也為各種創新服務提供了較大的人口基數。而且中國人普遍生活節奏較快,因此對于那些能夠將自己與周邊服務供應商聯系起來的技術。這一現狀,為車聯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目前,車輛聯網相關項目已被列入國家重大項目,初步投資100億元,支持汽車電子、信息通信和軟件解決方案的研發。未來,中國有望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車載信息服務市場。